移动支付的热度正随着炎炎夏日而升高。随着今年上半年各银行在营销力度、产品出新方面的力度不断加码,手机银行客户资源争夺进入白热战。
据易观智库产业数据库数据显示,2013年第2季度,手机银行交易金额达到22155.6亿元,环比增长达56.2%。业内人士表示,虽然手机银行发展很快,但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少。
核心竞争力不明显
易观研究显示,中国手机银行市场在2013年第2季度保持增长,环比和同比都较上季度有较大增长。另外,二季度是传统的年中考评期,银行正面临业绩考核,6月各分行的促销战进入冲刺环节。
“在金融领域中,任何技术都不再是难题,基于手机银行的金融产品、服务和为财富客户服务的私人银行,将成为零售银行下一个蓝海。”J.D.POWER全球金融服务副总裁RockwellClancy在接受 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采访时说道。
不过,虽然国内的一些移动支付,已形成一定的品牌知名度,但仍未构建出明显的核心竞争力。
“在手机环境下,支付方式的改变会更加可怕。”快钱首席执行官关国光向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称,“移动支付将带来更加深远的影响,可能到了最后,门口的pos机都会被干掉,原先建的构架都废掉了,这是非常根本性的变化。”
对于国内移动支付虽诞生已久,为何迟迟不能普及?关国光认为,手机虽然改变了支付行为,但业内人士仍拿老的思路来对待。
关国光所谓的新眼光或许正是互联网的模式。
中信银行副行长曹彤在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上表示,“今天金融机构如果不重视互联网,不重视互联网金融上新的现象和模式的出现,完全有可能被新的时代所淘汰,银行应该满足时下消费者对于网络金融服务多渠道、多元化的立体需求”。
可以想象,未来商业银行将依托手机、互联网等设备向客户推送更多金融服务和产品,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更多附加值。
长江证券通信行业分析陈志坚,在分析当前移动支付发展最成功的日本时,总结了其原因:3G网络的普及,统一的移动支付标准的建立和以运营商为主导的商业环境的培养。
快速增长期才开始
目前,移动支付正处于基础普及阶段,商业银行营销大都集中在增加新用户注册和用户使用频率上,银联及各大商业银行都在加速推广手机银行,对此,RockwellClancy向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,“虽然现在手机银行发展很快,但其更快速的发展期还远没有开始”。
移动互联技术虽然可以将所有的金融应用和金融服务贴近最终用户,但目前我国的移动支付产业链较长,主要由移动运营商、商业银行、银联等金融机构、第三方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 (或移动支付平台运营商)、设备终端提供商、最终用户构成。
关国光对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,“这个链条从整体来讲是比较长,也存在认证、丢失、风险等问题,其实在手机上现在还有很多的难点没有解决。此外,另一个问题,如果每家银行都去做移动支付,你不可能把每家的客户端都装手机里吧?在这种情况下,要达成共识太难了,我觉得链条最短的应用可能会跑的最快。”
其实,移动支付在我国已发展良久,由于应用前景不明朗等原因,早期一直不温不火。据工商银行(3.91,0.00,0.00%)牡丹卡中心的副总裁陈明透露,早在2010年,工行已经和运营商合作推出了手机信用卡,但市场反应一般。
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,进入2013年,国内移动支付发展迅速,继中国银联与中国移动联合推出手机支付平台之后,多家商业银行都推出各自的手机支付应用工具。
据J.D.POWER于今年4、5月份做的调查显示,中国用户的手机银行使用率正在快速攀升,近三年增长率分别为3%、6%、15%。
“我相信顶尖人才都在商业银行,不在第三方支付。虽然第三方支付掀起种种金融创新,但商业银行去看待移动支付的新技术、新应用,会看得更真实、更准确,他们一定会找到解决方案。至于选择做与不做,一定有它更加本质的原因。”关国光最后向 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说道。